《易经》象数学派、义理学派

前置阅读:《易经》的四大法门:象数义理

易经》中的“象”有三种含义:一是八卦及六十四卦的形状,二是八卦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,三是卦辞和爻辞中提到的具体事物的形象。“数”也有三种含义:一是表示卦中各爻属性的数,二是表示爻位顺序的数,三是占卜过程中的一种计算方法。两汉时期,《易经》被尊为儒家五经之首,成为显学。以孟喜、京房为代表的两汉易学家认为,《易经》中最重要的是象,一切卦辞和爻辞都是以象为基础的,所以他们从象数角度解释《易经》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落,北宋时期的华山道士陈抟重新振兴了象数学派。陈抟创制了包括太极图在内的各种图式,用以解说《易经》卦象爻辞。他的继承者邵雍则以创制的“皇极经世”图取代汉朝的“天人感应”说。

义理学派

汉末儒生以象数解《易经》,过于追求卦辞、爻辞与卦象的一一对应,这使得他们的体系变得非常复杂。孔子写易传时就出现了义理派,但成体系的义理派开始于三国时的少年天才王弼。王弼针对当时象数学派的弊病,提出了“一爻为主说”“爻变说”和“适时说”,驳斥汉儒牵强附会的“按文责卦”的方法,主张着重领会和把握《易经》的根本义理。北宋王安石等人则从历史角度解《易经》,不追究卦象本身的意义,而是引用历史事实证明《易经》理论的正确性。

后来,人们又戏把《易经》分为学者派和江湖派,突出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异。江湖派利用《易经》衍生出的众多占卜术谋生,虽然略显低俗,但在群众中影响力很大;学者派则探究《易经》中的高深哲理,对预测生活琐事不感兴趣。

两派六宗

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把《易经》研习流派分为两大类:象数派和义理派。象数派分为占卜、祥、图书三宗;义理派分为老庄、儒理、史事三宗。

国学大师南怀瑾把易学的“两派六宗”扩充成“两派十宗”,两派包括道家易学、儒家易学;十宗包括占卜、祥、图书、老庄、儒理、史事、医药、丹道、堪舆、星相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